11月14日至16日,副省长熊建平在甬调研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、剿灭劣Ⅴ类水、海绵城市等城乡建设工作。省政府副秘书长傅晓风,省建设厅副厅长、整治办常务副主任张奕等参加调研。宁波市领导毛宏芳、陈仲朝、褚银良等陪同调研。
熊建平先后走访了余姚梁弄镇、江北慈城镇和老外滩延伸段、奉化溪口镇和萧王庙青云村。他指出,小城镇的综合整治要坚持规划引领,注重细节把关,凸显地方特色。历史名镇古村和街区保护,要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。既要修旧如旧、风貌协调,又要注重区块功能的布局,加强规划设计,引入业态集聚人气,赋予历史名镇古村和历史街区应有的生气和活力,使其呈现更多历史文化内涵。
熊建平还考察了宁波市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情况,对海绵城市建设成果给予肯定。他要求,要充分借鉴慈城古县城“慈湖蓄涝、路河相依”的治水智慧,融入与“海绵城市”相一致的水敏感城市理念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技术、新成果,尽快在宁波全市推广。在详细了解江北老外滩临街“雨污混排”治理和北仑小浃江流域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项目后,熊建平指出,这项工作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,一定要强化改造后的结果效果,充分利用既有管道加以改造利用,使有限的资金更多地造福千家万户。
据悉,自去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部署以来,宁波全市上下同心同向、同力同行,奋力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,尤其在“线乱拉”治理、智慧城镇建设、古建筑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。“线乱拉”治理,是小城镇整治行动的重点和难点,宁波在整治中凝聚合力、探索创新,走出了“线乱拉”治理的宁波特色之路。2017年该市首批达标乡镇共获得省电力部门改造经费1.98亿元,出台了我市的“线乱拉”治理工作指导意见,明确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费用由当地政府承担,并鼓励属地政府设立一定额度“奖金池”,视各运营单位配合程度给予相应奖励,对工作不配合的,列入黑名单,在今后项目审批、土地保障、市场拓展等方面从严控制。宁波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先行城市之一,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,也善于抢抓“互联网+”的新浪潮新机遇,大力推动智慧城镇建设,有效提升小城镇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。全市112个小城镇已新增停车场141个,新增停车位9800多个;运用“手机APP+地磁感应+视频抓证”技术,既减少了财政投入,减轻了管理部门压力,又引导提升了群众规范停车、文明停车意识,得到了全国人大环资委领导的充分肯定。宁波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名人辈出,留存有大量具有历史价值、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历史遗存。在古建筑保护利用方面,注重保护修缮,注重活化利用,努力让古镇凤凰涅槃,让古建筑焕发新生,让文化得到传承。遵循“不大拆大建,存古风古貌”的理念,推行古建筑“微改造”模式,统筹抓好拆危、修旧、除破、改丑等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