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盛世之后,司马炎却开始转变,变得奢靡无度。继位初期的治国明君,渐渐沦为沉溺女色与享乐的奢靡之君。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,司马炎不仅频繁在民间选拔宫女,更是直接宣布禁止民间结婚,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天下之女,莫非王女”。为了在这场“海选”中不漏掉任何一位有潜力的美人,他甚至下令全国范围内禁止结婚。司马炎的后宫并非如同传说中的三千佳丽,而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巨大宫廷,人数竟然达到一万之多。若他每日轮寝三位美人,也需要整整九年的时间才能“享受”一遍所有宫女,显然,这种生活节奏对任何人而言都极其难以承受。于是,他只能命令太监们驾驶羊车,在后宫中漫无目的地游走,羊车停在哪位妃子那里,司马炎便在此处过夜。
不仅仅是沉溺于女色,司马炎还成为了奢华风气的引领者。他的朝廷中,权臣王恺家中甚至用米浆和麦糖水来洗碗,而另一位权臣石嵩则不甘示弱,竟然拿白蜡当作燃料烧火。王恺见此,赶紧买下大量紫丝布铺设自己的家中,结果石嵩更为豪气,买来50里长的织锦花缎来压制王恺的豪华。不仅如此,王恺还以稀有的赤石脂涂刷墙壁,石嵩立刻用花椒来涂刷,花椒是当时皇室专用的香料,贵重异常。王恺不甘示弱,将一株珍贵的珊瑚树送给石嵩,谁知石嵩直接砸碎了它,并毫不客气地说:“这不过是一株珊瑚树罢了,我家要多少有多少!”随后他送来了更为华丽的珊瑚树,让王恺目瞪口呆。这一连串的炫富行为,正映射出了西晋时期官场腐败的极致。
尽管司马炎的生活荒唐无度,但他至少保留了司马家族的部分智力基因。遗憾的是,这份基因在他死后逐渐消失,继任的皇帝们更是屡屡刷新智力的下限。司马炎的继任者——司马衷,便成为了西晋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“昏君”。司马衷从小便显得愚笨,某年夏天,他和随从一起在院中乘凉,池塘里的青蛙鸣叫声引起了他好奇。他疑惑地问:“这个会叫的东西是什么?是官家的还是私家的?”随从回答是青蛙,但他仍然不解:“那是官家的还是私家的?”听到这个回答后,司马衷大喜,兴奋地笑道:“那就是官家的青蛙了!”
司马衷不仅在智力上令人堪忧,面对政务也是一窍不通。一次,当百姓因饥荒而四处求食,饿殍遍地,司马衷看过奏折后,深感百姓困苦,于是他皱着眉头问:“没有饭吃,为什么不喝肉粥呢?”这一切都表明,他的统治才刚开始便已经步入了泥潭。司马衷的短暂快乐时光终因八王之乱而彻底结束。乱世之中,司马衷被多位权臣挟持,最后死于洛阳,身后无人安葬。
继司马衷之后,晋怀帝司马炽和晋愍帝司马邺相继登基,最终也都在刘聪手下凄惨死去。司马炽投降刘聪后,虽被留下做倒酒仆人,最终因被认出身分而遭毒死。司马邺的遭遇更加惨烈,被逼做刘聪的酒童,手持马桶盖侍候,最终年仅十八便被刘聪亲手杀害,尸骨无存。
西晋短短五十年的历史,表面上是大一统局面的恢复,实则从一开始便埋下了腐朽与内乱的种子。虽有诸如“八王之乱”和“五胡乱华”之类的灾难,但这一切并非完全由司马家族之过,西晋朝廷所继承的分封制度也加剧了这一过程中权力的腐化。即便如此,若当时的司马炎能更好地担负起统治者的责任,西晋的命运或许会有所不同,后来的中国历史也可能迎来截然不同的局面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