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作者简介】
白居易( 772 — 846 ),唐代诗人。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、醉吟先生。祖籍山西太原,自幼聪慧。贞元十六年,白居易 29 岁,进士及第。十八年( 802 ),又与元稹同时考中“书判拔萃科”。后在诗坛上齐名,并称“元白”。元和十年,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,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。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,以雪国耻。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,并捏造“伤名教”的罪名,将他贬为江州(今江西九江)司马,在此他写下了著名诗篇《琵琶行》。白居易从 58 岁开始,定居洛阳。 75 岁在洛阳病终。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。
【作品赏析】
这是白居易的一首伤怀感时悲诗。诗人夜泊鄱江,心情愁闷,辗转反侧,忧烦难解。一句“愁人卧孤舟”开头便渲染出一派悲悯的气氛,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,随着思维的活络,全诗一步步加重着这种浓浓的忧愁氛围。
【注释】
①鄱江:古称番( b ó)水,今名饶河。其上游为乐安河、昌江,二水在鄱阳镇姚公渡合流后始称鄱江,为鄱阳县水运要道。
②深浦:犹言深港。浦( p ǔ):江河注入湖海的地方。
③烦冤:愁闷,枉屈。
④乏:缺乏。资:供给,资助。
⑤坐:遂,即将。迟暮:暮年,晚景。南朝梁何逊《赠诸游旧诗》:“少壮轻年月,迟暮惜光辉。”全句说:光阴易逝,即将暮年。
⑥乡国:家乡。韩愈《忆昨行和张十一》:“眼中了了见乡园,知有归日眉方开。”行:这里引申为“路”。阻修:既阻隔,又遥远。
⑦向:至,到。此句大间是:身带疾病到鄱阳(白居易目的地是去浮梁,他的长兄白幼文在浮梁为官)。
⑧寄:寄居。白居易的第十五兄在徐州。
⑨并( b ì ng ):竞,一齐。
⑩蔼苍苍:云气浓重。蔼:云气。通“霭”。苍苍:茂盛貌,大貌。
⑪悠悠:遥远,无穷尽。宋玉《九辩》:“去白日之昭昭兮,袭长夜之悠悠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